新农科人才培养高校如何落实?涉农高校如何加快培育急需紧缺农林人才,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?为回应这些问题,10月1日,中国农业大学林万龙副校长应邀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《长安街》栏目,深度解读《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》。
林万龙指出,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在2012年制定的,十年来,农业农村现状发生了重大变化,特别是国内、国际形势的变化,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如何适应这些调整、更新人才培养布局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。因此,教育部委托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对32所涉农高校、数十位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调研,为了对接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,专家达成共识,在5个领域、设置12个专业方向培养急需人才。
谈到新农科,林万龙强调,新农科关注“农”的多功能性,其应有之义是大农业的概念,这是新农科在“农”的内涵上的重大突破。农科不仅仅是农业学科的相关专业,也包括乡村发展领域相关学科专业,还包括人类营养与健康领域相关学科专业。例如,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培养的个人不能只拥有传统的知识与能力,还应该具备食品与健康的知识储备、能力素养。兽医问题跟公共卫生问题紧密相关,兽医公共卫生涉及的也不仅仅是兽医,还涉及公共卫生问题。
在新农科专业设置方面,林万龙指出,《指南》针对的是明天和未来的情况,全国不同涉农高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,且人才培养呈现一定的层次性,《指南》无法将所有层面的问题都解决掉。《指南》是引导性的,其作用在于引导涉农高校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、适应性和针对性。具体到各高校,新专业的建设要充分结合自身师资队伍、学科专业结构、经费保障、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。中国农业大学在《指南》中的12个专业中开设了6个专业,其中5个专业是全国率先开设,位居所有高校第一位。未来学校会进一步加快学科专业布局调整。
针对大学生选专业问题,林万龙认为,《指南》设置的12个专业更多聚焦的是明天和未来,人才培养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。从教育的角度来讲,作为引导性的人才培养的方向,我们更关注的是明天和未来,今天的培养是在为明天和未来做储备。教育应当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引领性,如果不改变,人才培养仅仅是跟随时代变化,而不能做到超前和引领,由此造成教育对国家急需人才培养落后。当前,大众对“农”仍存在刻板印象,认为农业是辛苦的,是夕阳产业。所以新兴专业要想被社会认可,社会教育非常重要。新农科的“农”是高科技的,是农科、工科、医科、理科、社会科学等融合交叉的新兴专业,其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与技术渗透到农业领域是必然的。因此,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等方面应当进行相应调整,在这方面,涉农高校仍面临很大的挑战,可以说任重道远。